
新疆一地新增4例无症状 最新解读,网友都在看:新兴势力的崛起,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新疆一地新增4例无症状 最新解读,网友都在看:不容忽视的同情,是否能促使大范围变革?
新疆一地新增4例无症状 最新解读,网友都在看:令人思考的调查,难道你不想探索其中的奥秘?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龙岩市新罗区、辽阳市灯塔市、文昌市东郊镇、苏州市吴中区、哈尔滨市香坊区、重庆市永川区、郴州市桂东县
北京7月25日电 题:从新一轮改革感知民生温度
记者 郭超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近日公布。《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专门部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决定》直面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这些部署中,外界可感知新一轮改革的民生温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所长袁振龙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决定》指明了民生领域改革的方向,相关改革举措不仅覆盖面广、丰厚扎实,而且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决定》部署的相关举措涵盖民生领域方方面面。
一系列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的举措,旨在夯实惠民基础保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让民众“病有所医”;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落实“学有所教”;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筑牢“幼有所育”的基础……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袁振龙指出,中国新一轮民生领域改革有温度有力度,相关举措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袁振龙以《决定》围绕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所作部署为例指出,《决定》主动适应中国人口发展新常态,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做出周密部署,“不仅着力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努力破解‘生不起’‘养不起’等难题”。
《决定》聚焦民生领域改革难点,精准发力。
近年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有声音指出,当前民生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不可“大水漫灌”,而应“精准滴灌”。
直面民众急难愁盼问题,新一轮改革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针对就业问题,《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针对社保参保难、接转难等问题,《决定》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相关举措凸显民生温度。
“这些措施精准发力,进一步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袁振龙说。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外界注意到,《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基调。”袁振龙分析称,尽力而为强调的是态度、决心、方向,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尽力而为解难题,不可虎头蛇尾不作为;量力而行强调的是行动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意味着民生工作要切合实际定目标,不可好高骛远“吊胃口”,强调的是稳打稳扎、持续改善,让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新的“民生施工图”因应了“民之所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民生红利将密集释放,惠及千家万户。”袁振龙说。(完)